金樽装我斗十千

give me more评论【手抓空气】

暂时不接稿,感谢厚爱!

脑洞】

关于时间旅行一些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
——
刚看完《永恒的终结》,三个内幕只猜出来两个最后一个死活没想到,因此看完后也有一种总算得到结果的震撼。

这本书被称为“关于时间旅行的终极奥秘和恢弘构想”。

以前自己也就时间旅行瞎想过,只有一点儿可怜的理论基础,还是自学到处看书翻出来的。我想我的这种想法一定早就有人提出来过了吧,不过还是想悄悄记下来,把以前好像一直在考虑的相关东西整理一下。

以下都是个人观点。

《永恒的终结》中有一个中心组织叫做“永恒时空”。他们通过严密的观测和推算来确定如何从过去改变一个“最小必要变革”引起对人类益处最大的“最大可能结果”,那些被改变过的一般现实会被永恒时空记录在册,但整体现实会沿着改变后的轨迹前进。

私自有一个习惯,在打开一本书的时候,除非非常排斥,我会尽量排除自己曾经与这本书内容有关的想法,完全跟着作者的描述前进,看完书再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更正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作出一些判断。

这次读的这本书让这项工作有些困难,因为我以前所想的现实,无论是过去现实现在现实还是未来现实,是确定的。

文中有一个人物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是全时理事会的一名委员,“你那些原始人,从来就把现实当做恒定不变的吧”,他们不可能认识到现实的可变性。

诶呀,我就是这些原始人中的一个。

关于时间旅行其实已经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最有名(非常羞愧,也是我最不了解的)大概是薛定谔的猫。还有一个,永恒的终结中也提到,“一个人回到过去杀死他的祖父”……还有“如果一个人遇见了他自己”。

其实还有很多涉猎时间旅行的文学作品中也提出过因果链。《终结者1》中被送往过去帮助上级母亲的士兵,其实就是派他回去的上级的父亲;《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哈利以为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其实却是回到过去去寻找那个“父亲”的自己。

好我要开始忽悠了。

我的思维基础是,未来是由选择组成的。

选择由什么组成呢。我想最基础的就是这个人本身的人格个性。士兵就会对这样的女性怦然心动,他就会爱上萨拉 康纳;哈利内心的精神支柱总有从未见过面的父母,他看到那个相似的身影就会觉得是父亲,就会在回到过去的时候去等待“父亲”;同时他还善良,就会在“父亲”没有出现的时候出手让过去的自己看见自己。

人的性格个性由什么决定呢。“是我遇到过的人成就了现在的我”,引用这句话,我想人的性格、选择时参考的基础是由他经历过的过去决定的(嗯,遗传性格我并不了解,悄悄地忽略掉)。

他经历了那些事,所以他有了这样的性格,再来一次、再一次的现实他还会做这样的选择,还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看吧固定啦:D!是不是被我绕进来啦!

那如果他经历的事情不一样呢。他经历的都是什么呢,主体基本是他身边的人,这些人也会受他们自己的性格驱使去做选择,一次次给他弄出那些经历来。

还有他身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呢。微小扰动会引起未来巨变,蝴蝶效应你总不会没听过。

好,到重点了。

我想,只是我想,也许人们所称的微小扰动只不过是人类的能力无法计算而已。蝴蝶效应也是从蝴蝶扇一下翅膀开始的,只是由现在的科技水平无法找到是哪只蝴蝶的那个翅膀。想想看如果你了解了所有源头事件,那么汇聚起来最终都会是一个结果,问题是所有源头事件数量太过庞大,没办法全部查到仔细分析,所以你就只能从影响最大也更容易发现的几个源头事件进行推理,这时候被忽视的源头事件会成为计算中变量,结果自然就多了。

这样来看是不是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未来有可变性,其实它们本身都是有固定走向的呢?

人们最常设置的会改变未来的微小变量大概就是“人的性格”和“周围物质环境”。其实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彻底量化,大概就是可以计算的了吧。(哦,如果他忽然想尝试新事物呢?简单!你想想他的性格和经历会决定在多少次重复后会厌烦会想尝试……听起来是不是强词夺理都解决?)可惜不行,这需要超细节化的数据。物质环境的发展也有它自身的方向规律,又是一个无法量化的量。

变量到底是变量还是我们眼中的变量?

可能性也不是凭空提出,最大可能性也是计算的结果呀。如果时空旅行真的存在,也许在四维时间尺度上的很久以前的他就做了让过去自己将来会决定回到过去的决定。

由所有小的因果汇聚,会成为一条完整的因果链。

未来可计算。

不记得是在必修几的数学书……应该是必修三。原话我也记不太清了,但看到的时候真的像忽然被点通,找到了一直想着的那句话。

“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选择都是统计计算的结果。”
-
听起来很有道理吧!这就对了。装逼成功。
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乱想,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推理肯定也会有很多漏洞,看看开心就好别当真啦:D

评论
热度 ( 8 )

© 金樽装我斗十千 | Powered by LOFTER